作者:薛玉麟 王建国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入世”以后《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教育服务贸易的规则,及我国对教育服务的承诺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提出经济全球化以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加入WTO 教育服务承诺 高等教育改革
中国加入WTO以后,其经济将融入全球化行列。在全球经济中,教育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入世”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按照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调整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相应的开放教育服务市场;另一方面要应对“入世”由经济部门的变革带来的人力资源及科学技术的需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冲击,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改革办学体制及调整专业结构,加速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和科学技术的需求。本文针对《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教育服务的规定及我国的承诺,分析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提出高等教育的改革建议。
一 、《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教育服务贸易的规定及我国“入世”对教育服务的承诺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产生的背景
当前,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规则框架,主要由三个协定组成:即《货物贸易多边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与教育领域有直接关系的是《服务贸易总协定》。
1948年生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多边贸易体制,一直是协调国际贸易关系和利益的唯一有效的国际法体系。在半个世纪中,其管辖范围涉及货物贸易领域,从未涉及服务贸易领域。近20年来,国际经济和贸易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服务业跨国流动的规模和形式也不断增加。随着世界服务贸易的迅速扩大,服务贸易的国际利益冲突也日趋加剧。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转变,从1986年9月开始由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倡导,服务贸易开始列入多边贸易谈判的议题,经过8年的谈判,1994年4月15日正式签署《服务贸易总协定》。
(二) 服务贸易的定义
《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关于服务贸易的定义为:
“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它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它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
根据以上定义,各成员方按照承诺开放教育服务市场,允许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等4种服务的提供方式。
(三)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原则
《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原则有: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国内法规、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和逐步自由化原则。其中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原则、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原则、国内法规原则是一般性义务,即每个成员方无需谈判而必须遵守的纪律;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则规定各成员方需要经过谈判做出具体承诺。
(四) 服务部门分类
《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涉及的国际服务部门,有12大类149个服务项目。服务大类包括:1、商业服务 2、通讯服务 3、建筑和相关工程 4、分销服务 5、教育服务 6、环境服务 7、金融服务 8、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 9、旅游与旅游相关的服务 10、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 11、运输服务 12、其它服务。其中教育服务包括“初等教育服务”、“中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成人教育服务”、“其它教育服务”。
(五)我国对教育服务的承诺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比较落后,过严的协议不能被发展中国家接受。所以目前执行《服务贸易总协定》有一定的灵活性,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经过谈判承担相应的义务。当前,在143个WTO成员方中,包括中国在内有47个成员方通过谈判纳入教育服务范围。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是部分承诺。在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等特殊教育领域和义务教育领域不对外开放。除此之外我国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等5个项目上做出承诺,许可外方为我提供教育服务。在教育服务提供方式上,对跨境交付的教育服务未作承诺(跨境交付即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例如国外通过函授、网络对国内进行教育服务);对境外教育消费未做任何限制(例如出国留学);允许商业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并且允许外方投资占大头),但不一定给予国民待遇;对自然人流动,承诺具有一定资格的境外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应中国学校或教育机构聘用或邀请,可以来中国提供教育服务(具有一定资格,指的是具有学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在中方的邀请下来中国讲学)。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业,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塑造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重大作用,并且涉及到国家安全和主权问题。所以,我国教育服务市场的开放是有限制的。因此,除了当前我国不开放的教育领域以外,在高等教育以下的教育服务市场开放也是审慎的。教育服务市场的开放是一种许可条件,对方是否介入是由能否获得利益来确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资源比较雄厚,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早。作为服务贸易方式介入我国教育服务市场涉及到的重点,应该是高等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
二、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高等教育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从哲学角度分析,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而经济基础也始终影响着上层建筑。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先导作用,而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改变着高等教育的内容、规模与类型。所以,在中国加入WTO这一重大经济变革中高等教育也必然受到重大冲击和影响。综合分析其影响主要产生于二个方面:一方面是兑现我国对教育服务的承诺、开放教育服务市场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重大变革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兑现教育服务承诺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1、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作为独立于经济体系以外的“圣地”,在经济全球化以后,作为服务产业成为“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调整对象。将市场机制引入到了“高等学府”,高等学校同企业一样,成为世界经济的竞争主体。这种影响,将对正在进行着的我国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添加了“催化剂”。
2、允许外国的教育机构以商业存在的方式介入国内教育服务市场合作办学,并允许外方投资占大头。将使近几年出现的公办大学与社会力量办的大学之间的生源竞争,延伸到多种体制的大学之间竞争生源的局面。
3、当前,我国教育资源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教育境外消费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会导致部分学生到境外求学,使国内部分教育消费资金流失。同时,在部分到国外留学深造的优秀学生中,有的学生学成不归造成我国的人才流失。
4、经济体制的改革,教育市场的开放,及中外合作办学,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办学体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加快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改革。
5、“入世”使高校教育的国际化协作进一步加强。在学习、交流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随之进入我国,并带来负面影响,给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增添了新的任务。
(二)社会、经济的重大变革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思想、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及教育方法、远程教育、专业设置等提出新的挑战。
2、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我国面临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方面,国内企业的发展急需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外资企业随着执行“入世”规则中关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逐步由享受税费优惠转向渴求国民待遇,并且重视中、高级专门人才的本土化;由于外企的薪酬水平、用人机制和发展机会,对各类高级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由此造成国内人才的国际竞争。这种人才竞争,也会影响到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
3、全球经济竞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质量上。向社会提供具有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能力的优质人力资源,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这将会以国际标准和要求来推动高等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加入WTO以来,我国政策府按照既定时间表在降低关税,清理法律、法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提高透明度等方面认真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教育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要通过降低关税来履行承诺,而是按照承诺条款,通过修改国内法律、法规,开放教育服务市场来承担“入世”的义务。
虽然教育服务贸易没有承受因降低关税带来的市场考验,但是我国教育服务产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除了影响我国教育服务产业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地位以外,还会影响到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实力。所以,“入世”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教育服务贸易”的有关规定和我国做出的承诺条款。与货物贸易相比,假如“入世”对经济领域带来的是“压力”的话,那么“入世”对教育界带来更多的是“责任”。经济全球化以后经济领域和社会的变革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存,经济竞争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步伐,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迎接挑战,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高等教育应对“入世”改革建议
(一)转变认识,深化改革,承担社会义务,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加入WTO,是党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入世”以后,我国的社会及经济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和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高等学校也由计划经济中的政府附属的事业部门,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服务产业。面对这场变革,我们要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去认识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要重新认识高等教育在提高国力和经济竞争能力方面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搞好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经济竞争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全球经济将高等教育推向了国际市场,高等学校要树立国际意识和竞争意识,准备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在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义务的同时,要重视高校内部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既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名师,又要造就懂教育善管理的教育家来管理学校。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办事,建立现代高校管理制度,提高高校的管理能力和办学水平。打造名牌学校,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
教育服务承诺条款,是在多边贸易体制下签署的。在我们承担开放教育服务市场义务的同时,也要对等的享受签约的所有成员方,对我国开放教育服务市场的权利。我们在思考应对开放教育服务市场对策的同时,也要抓住机遇,利用国际合作寻求我国教育资源增长点。要创造条件扩大留学生招收规模,吸纳境外教育消费资金;要利用我国独具特色的学科优势到国外办学,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1、“入世”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外开放的同时,将推动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加速信息化、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建立。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带来巨大冲击,企业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需要更新。高校要及时做出反应,对专业结构要做战略性调整,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
我们要以市场经济的观念去对待专业调整,从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和专业的需求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方向搞好育人计划。育人计划要有前瞻性、预见性,不能随风而动一哄而上,造成新的专业人才浪费,要做到实事求是、科学客观。
2、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水平低下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因此,要把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获取广泛的信息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利用网络技术和国内外教育资源发展远程教育。
为了及时传授最新的先进科技知识,要及时从国外引进最新的原版教材,开展用英语授课。
(三)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要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但不能“外国化”。
为了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的状况,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走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要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以及充分向外国开放国内的教育资源,来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随着经济、教育的全球化,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随之进入我国,我们要认真对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融通东西方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的为我国的国家利益服务。所以,在新形势下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在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既要重视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又要重视传承和发展本国的文化。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依托的中国高等教育应该保持和发展民族的特色和优势。高等教育的改革应吸取历史的教训,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国家的做法,国际化不能“外国化”。
(四)人才培养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入世”以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在选择人才培养方向上一定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我国“入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而我国还处在知识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共存的阶段。我国的制造业还比较落后,制约着商品生产的规模和效益。面对全球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大量的传统产业需要用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去改造。“入世”以后,我们的关税壁垒拆掉了,发达国家又会用技术壁垒把我们的产品拒之门外。科学技术的差距和产业界的落后,给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带来了困难。
面对以上情况,要认清国情,按照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人才培养要多元化,既要培养处在科技前沿、从事超前研究的研究型人才,也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掌握综合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市场竞争需要创新,缺少创新就失去了竞争能力。所以,尽管各类人才的培养方向不同,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
(五)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教育质量
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已开始走向大众化,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达到或超过30%以上,有些国家已超过50%。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也加快了向大众化发展的速度,连续几年扩大招生规模,高校的入学率有了极大提高。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已达到或接近10%,其中北京、上海等城市已超过了40%。扩招给更多的青年带来了上大学的机会,也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但是,有的学校由于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办学经费和办学条件的不足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在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过程中要重视教育质量,不要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实现扩招目标。不能降低办学标准来实现多层次办学;既要多层次办学又要办好各个层次的学校,更要保证各个层次学校的办学质量。
加入WTO以后,人才的使用更加市场化。在经济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人才竞争,其实质是教育质量的竞争。人才质量要经受国际、国内经济部门和社会的考验,教育质量的下降将会危及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所以,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化以后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生命线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 顾经仪 候 放 “WTO法律规则与中国服务贸易”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 汪道函 龙永图 “入世与服务业市场开放”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3. 陈至立 “我国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9日
4. 杨荣珍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精解”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