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宣讲 >> 学习动态 >> 正文
学习动态
联系我们
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述评
时间:2006年09月11日 20:21    浏览量: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之一。如何把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落到实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既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一段时间以来,包括科技哲学研究者在内的学术理论界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关于技术创新的主体问题

经济学意义上的主体与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是有区别的。经济学一般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从哲学上说,主体指的是有自主意识的人。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对技术创新中人的因素进行考察,是科技哲学研究和思考技术创新问题的重点与特色。

技术创新的问题意识与动力。有学者对科学发现的问题意识与技术创新的问题意识进行了辨析:虽然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逻辑起点相同,即都是从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开始的,但二者关注的问题性质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技术创新的发现过程不同于科学发现。在科学发现中,问题可以划分为经验问题和理论问题,前者是指理论在解释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后者是指理论在其内部或与其他理论之间出现矛盾而引起的问题。引发技术创新的问题则不仅仅是认识方面的,还有国家安全、国际竞争、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此,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被区分为认识驱动型和利益驱动型。而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研发人员也不仅仅从纯技术的角度开展工作,他们必须进行符合市场需要和企业战略的创新活动。为了保证技术创新的发现过程符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现实要求,投资主体(股东)、决策主体(企业家)应当通过物质激励、精神鼓励等手段,建立针对创新主体(研发人员)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技术创新主体的心理结构和社会属性。有学者认为,认知要素系统、非认知要素系统都是人们进行创新性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认知要素系统由感知、记忆、思维等要素组成,具有接受、加工和储存信息的功能;非认知要素系统由情感、意志、需求动机等要素组成,具有驱动和激活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功能。技术创新主体的心理结构是二者的综合,但又高于二者,它包括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创造力、想象力等。有学者指出,对技术创新主体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其内在属性,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与社会或其他人发生联系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开展创新活动。这就有必要对技术创新主体的社会属性进行分析,以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一些学者通过对我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高端人才进行社会学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主体在年龄、学历构成、工作单位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如获得重大成果的年龄集中在30―50岁之间、普遍具有较高学历等。这对于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参考价值。

关于技术创新的规律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一波接一波的技术创新使得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从历史经验来看,其中是否有我们可以把握和借鉴的规律性认识呢?对此,学者们着重从技术发展史和不同国家的技术创新历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技术创新是科学探索与社会需求互动的结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以20世纪激光技术的发展为例,阐明了技术创新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激光器是爱因斯坦1916年提出的受激辐射和20世纪40年代形成的粒子数反转理论以及无线电电子学中的振荡技术的产物。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及稍后的氦氖激光器诞生后,人们根据激光的一系列优异特性,设想了激光的种种应用前景,并着手进行各种实验。实验的成功吸引了来自政府和企业等各方面的投资,大批研究开发人员转入这一领域,激光理论、器件和技术的研究因此进展更为迅速。显然,源于人类求知渴望的科学探索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极大地推动了技术创新,而社会需求推动的技术创新又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研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科研人员和单位的努力很重要,政府和企业的参与也不可少。

技术创新与一国的国情、文化、政策等密切相关,我国应走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别国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重要问题。有学者对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技术创新历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之所以选取这些国家,是因为它们具有典型意义:美国是技术创新成果最多、效益最显著的国家,日本、韩国都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印度同我国一样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研究表明: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其个体创新能力较强,同时民间资本雄厚,有较多的风险投资基金为个体创新提供支持;日本和韩国比较注重企业内部的集体创新,但政府也注意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加强政府采购、设置公共性研发部门、给予资助等方式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印度则注重利用本国优势如语言优势(英语为其官方语言),大力推进国际化,吸引世界大企业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并通过制定长期战略、建立开发园区、提供贷款和税收等政策优惠,促进技术创新。这些国家的技术创新战略各具特色,但又有共同特点,那就是建立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这就启示我们,我国在推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合理发挥市场功能,形成企业间、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研发单位间有效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关于技术创新的价值问题

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上述功能的发挥也可能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危害。这促使人们对科技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进行伦理学的思考。

技术创新的价值评估。许多学者认为,技术创新应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因此,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技术创新的价值原则,将“绿色”、“循环”、“再生”等理念体现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创新知识物化(技术化)及产品化三个步骤。价值评估应从第一个步骤开始,因为不只是技术的使用会产生问题,技术本身也可能存在问题。在技术物化乃至产业化阶段,同样要进行价值评估并作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如在技术设计时运用还原、再生、循环等原则。

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有学者指出,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不再仅仅由个人来承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和技术进入大科学和大技术时代,技术创新常常是以政府、企业集团为主导,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进行的系统工程,国际间的合作项目也并不罕见。技术创新的规模越大,对社会的影响就越大。因此,确立研发群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通过法律和制度设计规范其运作,就成为技术创新过程必须履行的一个重要程序。

上一条:研究生质量下降 学术讨论缺位不利创新 下一条:中关村科技园区 盖城

关闭

      版权所有©2008-2016 浙江财经大学 党委宣传部 浙ICP备05014573号 
      地址:浙江省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邮编: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