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宣讲 >> 学习动态 >> 正文
学习动态
联系我们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时间:2006年09月09日 20:04    浏览量:     
(郑新立: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55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26年来的经验所做出的重要决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只有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理论、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关系,才能在各项工作中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一、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同时又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要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制定了加快实现工业化的方针。党的八大提出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此后,由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失误,不断强调阶级斗争,以致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出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延误了经济建设的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要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对于我们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把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经济建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刚一产生,就宣布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近三年多来,国民经济始终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继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关于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又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倾向,提出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发展观念的创新,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使人民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真正体现出发展这个硬道理。

二、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理念。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改革之初,我国经济战线上开展的第一次大讨论,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提出了要让人民从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的方针,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一举解决了困扰几十年的商品短缺问题,吃穿用等基本消费品的供应满足了人民温饱的需要,进而又初步实现了小康目标。

目前人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吃穿用等生存需要向改善住、行条件和满足教育、文化、旅游等享受和发展需要升级。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对我们党一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宗旨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即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这种发展目的论,既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同时又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表达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富于时代的特征。

三、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两个文明都要抓的思想,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建设,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是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包括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发挥各类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把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调节结合起来,形成对全社会的有效管理体系。重视社区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团结、平等、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和热心公益、扶贫帮困的社会风尚。

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同志就在《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问题,为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等观点。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发展的观点,在继承我们党一贯重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同时,又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任务,要求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是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内涵认识的飞跃和深化,是从当前社会领域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新任务。

四、科学发展观继承了讲平衡、按比例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观念。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经济与对外开放。这里强调的协调发展的观念,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继承。毛泽东同志1957年时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我们做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他还提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经过国家计划调节,"安排积累和消费的适当比例,求得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平衡。"这些宝贵思想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经济工作中,当我们注意搞好平衡和按比例的时候,经济发展就比较正常,而当违背了正确比例和不讲综合平衡的时候,往往就使经济发展受挫。从"九五"计划以来,我们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努力保持总供求的大体平衡,从而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协调发展和五个统筹,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平衡,还包括了经济结构方面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联系的平衡,这就使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加全面,覆盖了有关发展的各个层面。这些新的观念,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提出来的,是对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五、科学发展观继承了讲求效益的优良传统,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和以自主创新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作风。为了加快工业化、现代化步伐,党提出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改革以来,又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这些正确方针的贯彻落实,对降低消耗、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传统计划体制"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弊端,我国经济始终处于粗放型增长模式,以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成为始终困扰我们的问题。制定"九五"计划时,我们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针对这一问题,中央提出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号召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带动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对我们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继承,同时根据新的情况,充实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继承中有了新的发展。

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产生的由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过程,就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而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上一条:科学发展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下一条: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闭

      版权所有©2008-2016 浙江财经大学 党委宣传部 浙ICP备05014573号 
      地址:浙江省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邮编: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