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深读财大 >> 浙财之星 >> 正文
浙财之星
联系我们
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
时间:2006年09月09日 17:30    浏览量:     

二十一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向是“全球化”。高等教育在这个环境下,应担当什么任务和角色呢?本文尝试从“全球化”与“本土化”两个相反而相成的角度,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全球化”的大趋向

在过去五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运输、通讯和远程贸易的扩展,世界各地的经济和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到了最近的五十年,货品、资金和劳力都已逐渐形成了跨国市场。所谓“全球一体化”更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机构,以及达沃斯(Davos)论坛等国际商界组合推动下,日趋巩固和多样化。但在推动全球化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教育始终是人的事业,而人必定是有他植根的土壤的。因此,教育的发展,必须在全球化与本地化之间取得平衡。

研究“全球化”问题的学者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指出,全球化包含着三大类演变──世界各国政府手上的经济权力正在被抽走;各国的地方社群和地方力量逐渐涌现或增多;同时还有横向,跨国界、跨地域的各种组合和推力。

在差不多完全变动的世界脉络中,世界各地的人却也变得越来越互相依存。反对全球一体化的跨国抗议运动,其实也是全球一体化的一个不能分割的层面。我们可以把全球一体化看成两个相反而相成的过程──财经界和政府领袖从上而下推动的贸易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民间社会团体从下而上的全球一体化。

数十年来推动全球化最大力的是市场的运作,而拆除“人为屏障”,让市场完全自由运作,是商界鼓吹全球一体化的目标。诚然,资本主义社会最强调的“市场”,的确是现代世界运作的一个主要机制,但不少研究全球化问题的学者都强调不能容许“市场”成为唯一的主宰,而是应要致力让“市场”、“国家”和“公民社会”三者都有健全和均衡的发展,对广大的民众才是最有利的。市场、国家和公民社会三者相互制约是成功的关键。这一点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尤其需要注意的。

“全球化”与世界各地教育的响应

在全球一体化的冲激之下,世界各地的教育纷纷作出了响应。例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加入了不少全球视野的课题、跨国比较的事例和讨论,等等;也增加了教授外语的时间和比重,甚至引进采用外语,特别是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做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的一种共同现象。有了计算机科技,教学的取材自然较容易选用跨国材料,甚至利用互联网进行异地联网的教学活动。在师资方面,世界各地的教育,越来越强调教学人员的国际化,标榜着向全世界招聘教员,以促进教学上和校园生活的全球视野。不少学校也务求向全世界招生,以促进学生社群的全球化。在办学制度方面,世界各地都出现了跨境办学的机构和安排,让一国的学校到另一国去办学,或跟当地的学校合作开设课程。在香港的八所大学,包括我校香港教育学院,都同时是这种跨境办学的输入者与输出者。这种种响应,部分是因着新的、全球视野和文化交流的需要,大部分却是为了要增强学校和所属经济体系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样的竞赛,在全球化的经济脉络之中,大概是难免的。但是如果教育工作者的认知和想象也局限于市场竞赛,问题就严重了。

全球化的洪流中的一股强势波浪是“市场基要主义”,意指主张社会上一切事务,都看作市场上的交易,用市场经济的准则处理。实际上,这种思维和手法对社会和经济都有害无益。因为,人们身为子女、父母、学生、教师、邻里、公民、文化的承传者等等的角色和关连,都是独立于市场而存在,或甚而与市场抗衡的。市场基要主义思维,跟以人为本的教育抱负,是根本矛盾的。

毕竟,教育是人的事业,是师生之间、人与人、心智和感性交流的事业。教育的进行和变革,都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这是建基于人与人之间深厚真诚的关系,在每日的相处、合作之中不断提升的。这种关系,只能够是本地化的,不可能是跨地域的。在全球化的教育变革中,教育还有它不可忽视的本地化要素。

根基扎实、高瞻远瞩的高等教育

有人认为,在全球化剧变的环境里,学校课程的内容不再重要,因为很快就会过时。既然人人都需要终身学习,那么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要求他学会什么教学内容。

我认为把“学习技能”(generic learning skills)和课程内容(curriculum contents)截然二分、对立的这种反智的想法,是既错误又危险的。

我相信任何的教育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稳稳当当拿着此时此地的实际体验,然后扩而充之。在这个教育的过程里,老师要和学生一起上下求索,务要通达四方。任何一科的教育都要这样做才有意义。如果教学不是稳站此时此处的话,就难免跟学生的生活疏离。又如果稳站此时此处但不能上下求索、通达四方的话,就是把学生的头脑捆绑在当下。所以紧握实际体验和扩充通达,两者都是必须的。这是对任何教学的要求。

有人认为,科目与科目之间的分隔太高太严,妨碍学生“学会学习”。科目界限诚然不可过高,但也不可以消除净尽。“学科”强调的概念是知识的分门别类,却未能完整地表达知识领域的深层意义。知识领域在英文有一个词在中文是没有完全对应词的,就是discipline。Discipline有两重意义:其一是“学科”、其二是“纪律”,这两重意义是相关的。一门学科就是一套认知的纪律。

科目是认知的纪律,最明显的例子是几何学。我们学过几何,就对点、线、面也有一种纪律化的理解,也学习了一套推理的思维纪律。任何一科也是一套认知的纪律。学会了这套认知的纪律,就是对这科目的词语有牢固、清晰、大家共通的理解;然后在这理解之上讨论科目的内容。这种纪律能给我们自由──帮助我们免于无知、偏见和虚浮,因而得到自由。

要好好学习,就必须培养各科特有的认知纪律。科目的围墙就是这套认知纪律的框架,可以改矮一些,但不可清拆。“学会学习”所需的学习技能,如果是脱离各种学科而传授的,就只会是虚浮的伎俩,离校之后,所余无几。只有扎根于个别学科的认知纪律,然后把各学科学习所得贯通起来,才是终身学习、高瞻远瞩的培育。

在我校香港教育学院,我们的四年制本科教育学士的课程结构是这样的:大概一半学分是主修学科、五分之一是教育专业的理论科目、其余的是通识教育和增润教育的学分,让学生分别在哲理与心灵、文学与艺术,历史与社会、科学与科技等四大领域内自由选修,扩阔视野与思维。这个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希望一方面巩固我们的学生每人在自己的专长学科的素养,同时也为未来的不同专业的知识分子之间的跨学科对话做好准备。不是拋弃专科文化,而是要贯穿专科文化。

新世纪教育是全球化与本地化并存

我相信,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将会是全球化与本地化并存的教育。全球化已经开始了带动人们突破狭隘的观念、视野和网络,让人们连接上辽阔的天地和机会,但同时也冲淡人与人之间的社群关系,又往往把人事单一化看作市场交易。本地化让人植根在亲近的人物、事情、文化和习俗之间,但同时也把人扣紧在较为狭隘的领域里。人们需要的不是两者取其一,而是在全球化与本地化两者之间的张力之中,取得大家成长和学习的能量。我们从事教育下一代、从事下一代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培训的人,更需要在全球化与本地化之间找到稳妥的立足点、好好利用这张力,让我们发挥教育的效益。吉登斯教授指出,在全球一体化和市场化的压力下,公民社会和政府需要发挥制衡跨国企业、制衡事事市场化的作用。公民社会和政府都有赖教育去培养这样的制衡力量。我们肩负高等教育任务的人,实在有责任放眼全球、心系本地,尽心理解全球化变迁的脉络,尽力建设本地的学习社群。

如果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践,能够帮助大学里师生之间成立放眼全球、植根本土的学习社群,彼此间的收获一定更为丰富。我想,这大概就是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需要承担的任务和角色的基本理念吧。

上一条:高教评论:创新是大学的基本职能 下一条:大学:从建制合并走向实质性融合

关闭

      版权所有©2008-2016 浙江财经大学 党委宣传部 浙ICP备05014573号 
      地址:浙江省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邮编: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