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文化校园
联系我们
一吃这个米羹,就知年节要来了
时间:2017年01月23日 15:44    浏览量:     

    每年的这个时候,淳安的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去菜市场里采购这样一些东西:精米,猪肠,蕨菜干,白豆腐,辣椒,茴香,大蒜……似乎都是一些寻常的食材,但组合在一起,衬着过年的时节,就变成了每一个淳安人对家乡难以忘怀的一份牵挂。米羹,不仅是淳安年节的一份习俗,更是过年街坊之间兑现的一份承诺。

    一大清早,外婆便起身到村口的磨坊那边去把米做成米浆,即使早已有了豆浆机可以代替,但是老人家还是选择了这种更为传统的方式。“在你妈妈还小的时候,全家人也就只能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米羹。每年磨坊都会给大家免费磨一次米浆,作为回报,我们做好的米羹,也要给人家送一份。”

    用着手工磨制的米浆,加大半锅水,加热,然后加入事先炒好的蕨菜干、白豆腐、猪肠一起煮,不时搅拌。煮到九成熟时,加入盐,味精、辣椒等调味料。经过这简单的浸、磨、煮三步,一锅地道的米羹就做成了。这时候,家家户户都会飘着相似的香味,“年味”在淳安,大概就是米羹的味道吧。

    每户人家的米羹,总是多做很多,不仅要挨家挨户送去品尝,还要备着接待来拜年的客人。年节时街坊间互相问候,若是没有了米羹作陪,简直脸上无光。岁月的长久让这一份普通的吃食成为了淳安人心照不宣的规定。热乎乎的一碗米羹,承载了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伴着氤氲的热气喝下,新年的美好期望在每个人的心里慢慢发芽。

    “现在超市里卖的那种米羹粉,哪有这样亲手做出来的好吃!过年啊,就是要吃着地道的米羹。”外婆慢悠悠的提着米羹送往村口的磨坊,落日的余晖勾勒出一个长长的影子,耳边,新年的脚步近了。

上一条:五里不同俗 衢州过大年 下一条:第二届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举行

关闭

      版权所有©2008-2016 浙江财经大学 党委宣传部 浙ICP备05014573号 
      地址:浙江省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邮编: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