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实秋
作者简介: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共同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
初会书意:
《雅舍小品》的文章,都属于专栏式的作品,而且都是短篇,没有太大的连贯性。其中所写的,涉及不少作者熟悉的真人真事。根据作者自述,《雅舍小品》中的作品"虽多调侃,并非虚拟",可以看出作品内容的真确性和写作的取向。
《雅舍小品》每篇作品不出二千字,写的都是身边琐事,生活随笔.既不涉及政治思想,也不谈中西文化问题。全书固然没有统一的主题,所写的都是独立成篇,而且题材多是随手拈来的。初看题目时,可能给读者平凡的感觉,但细看内容后,却又别饶趣味。像《握手》、《理发》、《衣裳》、《女人》、《男人》、《洗澡》、《牙签》等,平常人绝对想不到这样平凡的题目,竟然可写出这么丰富的内容。作者在《雅舍》一篇中说,他的作品是"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的。至于书名用"雅舍"二字,只在点明写作的所在地而已。
《雅舍小品》被韩寒视为"写短文的范本"。梁实秋如果生在这个时代,一定会从段子手中脱颖而出,一骑绝尘。在书中,他讽刺溺爱孩子的现象,"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对于结婚典礼,他说,"假如人生本来像戏,结婚典礼便似'戏中戏',越隆重则越像。"他系统总结了骂人的种种学问,直言骂人的误区,"假如你骂一个无关痛痒的人,你越骂他他越得意,时常可以把一个无名小卒骂出名了,你看冤与不冤?"